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2-09-07 00:42:12 | 浏览:
9月3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 Changes in ploidy drive reproduction transition and genomic diversity in a polyploid fish complex ”的论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和染色体分型,揭示新双三倍体群体中存在着大量基因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银鲫和鲫同源染色体间的重组,以及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而这些基因组的变化导致新双三倍体群体具有较高的基因组多样性。
蓝细菌(蓝藻)在地球环境及生命进化过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很多蓝细菌(包括丝状固氮蓝细菌)可在富营养水体中大量繁殖并形成水华,对水体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环境中存在化合态氮源时,菌丝上所有细胞为不能固氮的营养细胞。近日,该团队在PNAS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相关研究结果,为阐明该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QYZDJ - SSW - SMC016 )、中科院水生所特色研究所服务项目( Y85Z 061601 )、湖北省博士后创新研究岗位项目、湖北省“武汉英才”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和...
蓝细菌(又称蓝藻)是最早的光合原核生物,其出现是地球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很多蓝藻同时也具备固氮能力,是自然界氮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固氮由固氮酶催化完成,固氮酶对氧气极端敏感,遇氧失活。丝状蓝藻进化出空间分离机制,调和了有氧光合作用和固氮这两个不相容的过程,即在营养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在分化出的异形胞中进行固氮。作者以研究细胞-细胞间通讯技术手段的发展进程为时间线,密切追踪丝状蓝细菌细胞间通讯研究前沿,并系统性的阐述了其研究进展。31800033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特色研究所服务项目( Y85Z061601 ...
“异形叶”是指基因型相同的植物由于环境变化导致叶形显著差异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水生植物中尤其常见。而陆生叶的叶形则相对简单,叶片较厚而维管束发达,气孔密度较高。异形叶是研究植物表型与生态环境适应性的理想模型,不同进化地位的异形叶植物在相同环境下具有相似的表型特征,这也为研究植物趋同进化的机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模型。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模式植物,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缓慢,异形叶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团队发现,与陆生环境相比,异叶水蓑衣的HdSTM在水生环境中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过表达HdSTM的异叶水蓑衣...
水生所在多倍体鲫复合种中发现倍性改变驱动生殖方式转换和基因组多样性形成
水生所关于双三倍体银鲫演化机制的论文已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第6卷第9期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
水生所在多倍体鲫复合种中发现倍性改变驱动生殖方式转换和基因组多样性形成
水生所关于双三倍体银鲫演化机制的论文已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第6卷第9期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
第五届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22年美国渔业学会年会召开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