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2-12-02 09:56:05 | 浏览:
在携手战疫的关键时刻,高米店街道用丰富的物资、稳定的价格带给居民安全感。不用囤货,无须担心,咱们的“菜篮子”管够!
一大早,高米店街道双高花园的社区便民菜店里就迎来了前来购买蔬菜的居民们,货架上菜肉蛋奶品种齐全。为了保证辖区内百姓生活物资,高米店街道积极联系区内企业,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供应。
在双高花园社区便民菜店里,各类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白菜、西红柿等各类蔬菜品类丰富,肉蛋类物品也是库存充盈。居民董大爷说,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囤菜、抢菜完全没有必要。
为减少居民不必要的担心,保障辖区果蔬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高米店街道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对接区内蔬菜企业,加大社区里的菜站、社区外的商超货源供应,菜品新鲜多样。同时,告知市场方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为配合街道保证市场供应,礼贤益农蔬菜合作社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做出承诺。
为精准助力封控区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保障,高米店街道工作人员连夜联系保供单位组织货源,对没有菜站、超市的社区紧急调配5辆蔬菜直通车,大量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随时根据需求精准送至各社区,进行灵活补位,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您好,您买的菜放在村卡口架子上了,志愿者会给您送到门口,您在家等着就行。”青云店镇东赵村封控卡口外,超市送货人员将蔬菜交给志愿者后联系了村民王先生。
接到封控通知后,为保障村民日常生活所需,青云店镇物资保供组迅速搭建生活物资中转货架,紧急协调生活物资供应企业、商超,为百姓生活提供强大保障。
“封控第一天,村里一些老人、孕妇家中没有蔬菜,我们紧急对接镇域蔬菜大棚,协调了60份便民蔬菜包,让大家吃好饭。”枣林村工作人员介绍,村庄封控后,第一时间组建了生活物资保供微信群,对接一家大型综合超市及多家小超市、菜店、药店,全品类覆盖,全力保障米面、粮油、肉、蛋、蔬菜、药品等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确保村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不断供、不缺货。
热心的村民们积极伸出援手,“我劲儿大,给我安排个送菜的活儿吧!”“我可以给你们统计数据,放心,活儿很细心的!”“我们家有个电动三轮车,居家隔离也用不着,你们推走用吧,这是充电器。”短短半天,小铺头村30人、10辆电动车的志愿者队伍组建完成。
“胡同窄,车开不进去,我们就多走两步,总之要送到人家门口。”送完一车物资回到货架处,志愿者又搬运物资,开始新一轮送货上门服务。每天数十次往返,行走一万多步,拨出百余个电话,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障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
面对当前疫情多点发展态势,青云店镇不断完善物资保供预案,通过一次次总结与实践,查漏补缺、优化提升,镇域群众齐心协力,与工作人员一同完成民生保障“接力赛”,全力守好疫情防控“民生线”。
“大妈,您的订单马上就送到,我们刚联系了物美超市配送员,他会放置在小区门口物资保供货架上,咱们志愿者接力给您送到家门口,别着急啊!”天宫院中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安抚封控单元楼的居民。
面对近期疫情多点发展态势,天宫院街道在已有成熟的生活必需品物资保供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保供能力。街道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及时摸排和统计居民需求并上报相关数据,对涉及疫情的楼栋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和引导居民通过线上小程序下单购买。生活必需品保供组负责协调保供企业对每日可供货量及配送能力进行科学规划,按照日常4-5倍订货量调配货源,并根据消费数据优化商品结构,把需求量大的叶菜替换成更大规格的生鲜套餐组合销售,提高配送效率。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3+N”保供企业名单,“3”即物美、永辉、七鲜三大超市,“N”即社区底商便利店及小超市70余家,构筑闭环保供网链,确保居民“菜篮子”“果盘子”不断货、不缺货。
街道根据实时疫情防控形势,第一时间在各封控小区或单元楼处搭建物资保供专区。截至目前,已为各封控小区或单元楼搭建29组货架、配备25辆购物车,协调物业提供运送工具,确保安全无接触配送。同时动员小区物业及各组织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组建物资运送队伍,将生活必需品及时配送至居民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及楼门长作用,为高龄独居老人、失能失智人员及残障人员等提供必要保障,保证物资供应。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楼门群等发布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情况及购买流程,及时疏解消费者恐慌心理,引导居民理性下单及耐心等待配送。
“您好,是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吗?今天凌晨因我父亲住的单元楼封控,我又在外地出差,一时着急想起去年疫情时留的咱们的电话,一大早就求助工作人员帮我父亲送点物资。刚刚我父亲来电话说物品已经送到,还特意送了一桶油和一兜水果,真是太感谢了!”社区居民说到。目前,天宫院街道已制定成熟的物资保供机制,按照楼栋、楼门细化人员,实行包楼制、包楼门制网格配送机制,随时启动8家保供企业,包括蔬菜直通车,全链条打通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民生线”。
疫情防控强有力,民生保供紧兜牢。近日,街道各社区积极协商辖区便民菜店,为居民开通“绿色蔬菜通道”,方便大家就近购买新鲜菜。
“您车往这停就行,不挡路。”11月24日夜幕降临,一辆满载15000斤白菜的货车缓缓驶入康馨园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早已在门口等候,引导货车停靠到7号楼南侧空地。经过快速的消、卸货,车前和车内摆满了新鲜的大白菜。规整完毕后,社区工作人员在群里通知居民有序下楼、按需购买。
据了解,社区为方便居民就近买到便宜、新鲜菜,联系区供销社协调当地菜农,直接在菜地里进行采摘,采摘完直接运输到社区内,供居民采买。“15元能买一大袋,整整30斤,实惠又新鲜。”现场,不少居民购买了2、3袋,实现了“白菜自由”。
统计、摘捡、分装……11月25日,189号院的便民蔬菜直供点正紧张地忙碌着,200多单平价蔬菜包将在这里打包完毕,由专人运送到封控区居民门外。西红柿、黄瓜、土豆、胡萝卜、白菜,一份30斤的“家常菜包”不足60元,价格远比直接在菜店购买划算。
“疫情期间,大家最焦虑的就是菜好不好买、价格贵不贵,所以社区协调周边优质菜店,把价格实惠、新鲜好吃的蔬菜和生活必需品送到大家家中。”据了解,189号院社区为帮封控区居民解决买菜问题,协调社区团购点,通过群内接龙的方式,让大家购买到平价菜。
“不仅能送货上门,价格也比平日便宜不少。”拎着沉甸甸的“蔬菜包”,居民心里踏实多了。
据了解,为满足疫情期间居民采买需求,街道开通“蔬菜直通车”服务,每日按居民需求量进小区设点售卖,同时储备线家,包括物美、永辉、家家吉利、每日优鲜,合计每日供应7000单,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此外,各社区积极协调周边资源,为居民挖潜便宜、新鲜的蔬菜和日用品,并组建社区组织保障服务队,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关键期,为全力做好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工作,采育镇未雨绸缪、多措并举,确保生活物资储备充足,市场保供坚强有力。
在北京京采兴农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工人们正戴着口罩加紧忙碌着,将刚采摘的新鲜蔬菜打包、称重、装筐,动作娴熟,很快就堆满了一筐又一筐,紧跟着装车运向各个村(社区)。每天有大白菜、土豆、西红柿、生菜、黄瓜、洋葱、娃娃菜等几十种、近百吨的蔬菜以直供+平台的形式保供百姓的“菜篮子”。
加强对保供企业蔬菜生产、供应情况进行检查,要求随时做好物资供应准备,加大备货力度,畅通供应链条。
对各村(社区)生活必需品需求及供给情况进行统计,并做好相关预案与调度,保障市场供应充足、渠道畅通、价格稳定。
协调保供企业以线上团购的形式将物资送进村(社区),助力解决封控区群众日常生活物资需求。
“疫情形势严峻,说让减少流动,我们可以理解,也非常支持。但是平常家里开火做饭实在是少,家里没准备充足的菜,我们可怎么吃饭呀?”居民朋友们的顾虑,瀛海镇委政府提前谋划,让居民居家无忧。
疫情形势紧张起来后,瀛海镇牢牢盯紧了货源组织,分别协调了首航超市、物美超市、兴海便民服务站、七鲜超市等7家商超、市场,要求其提高蔬菜、水果、米面粮油等基本生活物资备货量,将备货量提高到平时的3倍,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为确保蔬菜安全,瀛海镇安排了16辆蔬菜直通车,从商超、市场库房中直接取货,点对点运送到小区中。要求售卖人员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入小区。低风险小区和管控区居民可根据需要分时限流购买,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那么“足不出户”的封控区居民呢?他们享受的是“上门服务”!居住在社区的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就地转为志愿者,为封控楼栋的居民提供送餐、代购等服务。“刚接到封控通知的时候,心里特别慌。结果当天就接到了‘大白’给送的食蔬包,包里有菜蛋奶、还有饮用水。我这心里一下就踏实了,相信政府准没错!”一位居家隔离的居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