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2-12-02 09:53:50 | 浏览:
数百亩强盐碱性地块发展无土栽培,大面积弱盐碱性土地种植优质西红柿。日前,在位于商河县沙河镇的济南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金沙绿港产业园”),记者看到,2100亩现代高效农业集群初具规模,镇域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9月2日种上的,采摘期可持续到明年4月份。”盛槐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入驻园区的经营主体之一,理事长王敬选介绍,合作社在园区建了14个大棚,栽培无限生长型千禧樱桃西红柿,“平均亩产量2万多斤,现在看,这一季每个棚纯收入10来万元没问题。”
据介绍,除了西红柿、芹菜等适合偏碱土质的作物,园区还在部分盐碱性较强的地块开发无土栽培模式,种植了草莓、火龙果、大樱桃等。在一座无土栽培式草莓大棚里,部分草莓已成熟,红彤彤挂在基质槽外,首个采摘季即将到来。
“这块地,是我们镇上最瘠薄的,一年前还是一片荒地,连耐盐碱的棉花都长不出来。”金沙绿港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徐志鹏说,园区位于碱场王村,多数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性,其中有数百亩地盐碱性较重,企业来园区发展无土栽培,才成功种出草莓。
和枫(济南)农业开发集团相关负责人杨光来自市区,他介绍,该企业在园区租了五个冬暖式大棚和两座玻璃温室,主要经营草莓育苗、种植和鲜果销售等。“这块地碱性较强,近期我们测得PH值超过8。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这类土地资源,同时避免土传病害。”杨光说。
绿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首个进园区“吃螃蟹”的经营主体。该合作社由沙河镇大仉村的“两委”领办。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敬芳介绍,合作社带领社员发展高品质圣女果,13个高标准温室大棚投产两年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带动社员增收110余万元。
成功的范本,引来更多经营主体入园。据介绍,园区项目启动两年多来,已建成33万平方米高标准温室大棚,先后引进26家经营主体,发展品质安全、品种优良的精致果蔬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年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万余名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
沙河镇创新农业“飞地”模式,改变了过去一村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镇委搭台,各个支部和企业来唱戏。”刘友智说,为了给各经营主体当好“保姆”,沙河镇结合园区盐碱地土质特点,推出了“负面清单”提示服务,引导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项目,少走弯路。同时,园区推出了系列政务服务、服务和科技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建设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发展精致农业的基础上,开始着手挖掘乡村闲置资源,力图把园区打造成高品质的观光采摘、旅游研学目的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探索建立‘公用品牌+合作社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管理机制,完善营销体系,为商河打造一个响亮的区域品牌。”刘友智说。
数百亩强盐碱性地块发展无土栽培,大面积弱盐碱性土地种植优质西红柿。日前,在位于商河县沙河镇的济南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金沙绿港产业园”),记者看到,2100亩现代高效农业集群初具规模,镇域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9月2日种上的,采摘期可持续到明年4月份。”盛槐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入驻园区的EMC易倍体育 易倍EMC经营主体之一,理事长王敬选介绍,合作社在园区建了14个大棚,栽培无限生长型千禧樱桃西红柿,“平均亩产量2万多斤,现在看,这一季每个棚纯收入10来万元没问题。”
据介绍,除了西红柿、芹菜等适合偏碱土质的作物,园区还在部分盐碱性较强的地块开发无土栽培模式,种植了草莓、火龙果、大樱桃等。在一座无土栽培式草莓大棚里,部分草莓已成熟,红彤彤挂在基质槽外,首个采摘季即将到来。
“这块地,是我们镇上最瘠薄的,一年前还是一片荒地,连耐盐碱的棉花都长不出来。”金沙绿港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徐志鹏说,园区位于碱场王村,多数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性,其中有数百亩地盐碱性较重,企业来园区发展无土栽培,才成功种出草莓。
和枫(济南)农业开发集团相关负责人杨光来自市区,他介绍,该企业在园区租了五个冬暖式大棚和两座玻璃温室,主要经营草莓育苗、种植和鲜果销售等。“这块地碱性较强,近期我们测得PH值超过8。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这类土地资源,同时避免土传病害。”杨光说。
绿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首个进园区“吃螃蟹”的经营主体。该合作社由沙河镇大仉村的“两委”领办。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敬芳介绍,合作社带领社员发展高品质圣女果,13个高标准温室大棚投产两年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带动社员增收110余万元。
成功的范本,引来更多经营主体入园。据介绍,园区项目启动两年多来,已建成33万平方米高标准温室大棚,先后引进26家经营主体,发展品质安全、品种优良的精致果蔬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年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万余名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
沙河镇创新农业“飞地”模式,改变了过去一村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镇委搭台,各个支部和企业来唱戏。”刘友智说,为了给各经营主体当好“保姆”,沙河镇结合园区盐碱地土质特点,推出了“负面清单”提示服务,引导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项目,少走弯路。同时,园区推出了系列政务服务、服务和科技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建设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发展精致农业的基础上,开始着手挖掘乡村闲置资源,力图把园区打造成高品质的观光采摘、旅游研学目的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探索建立‘公用品牌+合作社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管理机制,完善营销体系,为商河打造一个响亮的区域品牌。”刘友智说。